降薪能阻止滑落的匹克吗?

日期:2025-09-22 16:31:09 / 人气:29


降薪举措引发关注

近期,匹克降薪一事引发关注。9月17日上午,匹克董事长许景南在内部高管会议上回应“降薪”争议,强调并非“全员降薪”,而是针对“负能量的,高薪的这两部分”,重点针对直营亏损部门和部分高薪岗位,不同薪资区间有不同降薪幅度,亏损部门车间调整幅度达50%。同时,许景南释放“安抚信号”,表示低收入员工若工资低于3000元,公司将补至3000元,保留绩效奖金制度,整体降薪幅度不到10%,相关决议已向工会和公安备案。

此次降薪的直接原因是匹克内销直营板块持续亏损,2025年以来,仅1至7月就累计亏损逾1.3亿元,甚至不得不转手三个分公司。不过,匹克外销业务表现稳健,今年1月至8月,外销累计增长二十余万双,公司还制定了“外销突破百亿元,内销达到两百亿元”的十年规划。

曾经辉煌如今掉队

早期发展与辉煌

匹克1989年成立于福建泉州(晋江),比李宁早一年,比安踏早两年。它是最早“走出去”的国产运动品牌之一,2005年成为首个与NBA建立合作关系的中国品牌,相继签下众多NBA明星,2014年赞助首届FIBA篮球世界杯,是当年中国唯一的FIBA篮球世界杯全球合作伙伴。2009年登陆港交所,2008年营收接近20亿元,与同期李宁、安踏差距不算巨大。

转折与掉队

2016年11月,匹克宣布私有化退市,退市前最后一个完整财年(2015年),年营收只有31.07亿元,净利润3.92亿元,与安踏差距明显。退市后,匹克从公众视野中加速淡出,街边门店撤退,电商窗口期错失,2018年电商渠道销售几乎为零。它本想通过退市跳出港股估值洼地,却错过了行业黄金十年,逐渐掉队。

自救之路困难重重

渠道短板与电商尝试

2018年后,匹克开始自救。一方面全面拥抱电商,入驻多个平台,CEO许志华亲自直播;另一方面搭建私域社群,尝试新渠道。但运动品牌离不开线下,匹克渠道短板明显,过去过于依赖经销商,直营店铺位置不佳,消费者难以到店消费。

态极系列与短板问题

2021年,匹克融资近15亿元,提出未来三年开店计划,态极系列成为重返一线市场的抓手,其中态极拖鞋成为线上最成功单品。但拖鞋是季节性产品,无法构成品牌主业,匹克服饰线是短板,品类结构与竞争对手差距明显,难以靠其支撑规模。

专业运动领域力不从心

篮球领域

在篮球领域,匹克曾是“老本行”,但代言人策略效果不佳。随着老代言人退役或合同到期,品牌缺乏头部代言人。2020年底签下维金斯,但维金斯多次在关键比赛“弃穿”匹克球鞋,尽管有解释和官方回应,仍加剧了外界对匹克专业运动影响力的质疑,错失放大品牌专业性的窗口。今年维金斯中国行及相关新品发布未有效转化为销量。

跑鞋领域

自2018年开始发力跑鞋领域,将态极科技用于跑鞋,签下代言人,推出跑鞋矩阵。但国内跑步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品牌都在加大研发投入,匹克未进入天猫“618”运动品牌销售榜TOP20。

海外与国内市场困境

海外市场

相比国内市场,匹克在海外存在感更强。退市前海外营收占比超两成,此后势头延续,2020年在篮球品类中排名全球第五,近几年海外销售额占比始终在20%以上,稳居中国体育品牌之首。巴黎奥运会赞助多支队伍和国家奥运代表团,获得高曝光。

国内市场

但当同行加速出海时,匹克首先要解决的是让更多中国消费者买单的问题。内销直营板块亏损严重,降薪虽为应对眼前财务压力,但能否助力其在国内市场重拾竞争力、实现“外销突破百亿元,内销达到两百亿元”的目标,仍有待观察。

作者:杏宇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宇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