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500为了张绝版拍立得?被欧阳娜娜们捧红的撕拉片营销“停产”骗了打工人十多年

日期:2025-05-08 17:28:27 / 人气:5


撕拉片的网络爆火
最近,撕拉片在网络上火得一塌糊涂。从鞠婧祎、欧阳娜娜到张凌赫、肖战,众多明星纷纷晒出撕拉片照片,仿佛不拍撕拉片就会被内娱“开除”。在小红书上,“撕拉片”话题浏览量高达4.6亿,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更是超过7亿次。明星们拍照模板几乎一致:只留上半身的大头贴,搭配古早CCD滤镜,美其名曰“人生照片(撕拉片版)”。

撕拉片究竟是什么
撕拉片的拍摄像复杂版拍立得,同样使用古早大头相机(风琴机),拍完能立得一张实体照片。不同之处在于,撕拉片拍完后需手动把照片从相机里“拉”出来,等待显影后,再把保护层从照片上“撕”走,这一独特操作便是“撕拉片”名称的由来。

其实,撕拉片的诞生比很多近年走红的“电子垃圾”都要早。1947年,宝丽来公司创始人艾德温·兰德发明了分离式一次成像技术,也就是撕拉片。后来,数码摄影兴起,这种费事的拍照方式逐渐被取代,没想到近80年后,它又迎来了“第二春”。

撕拉片的天价与营销手段
天价现象
如今,一盒售价70元的撕拉片相纸(10张),最高被炒到6000元。在北京线下门店,拍一张的价格要300 - 400元,商家还秉持“三不包”原则,即不精修、不化妆、底片不送,且强调半小时完事。服务如此“简陋”,价格却高昂得离谱,网友还反映价格波动大,前几天看是220元一张,到店里直接涨到330元。有价无市、越晚拍越贵,撕拉片就像潮玩里的Labubu、奢牌里的爱马仕铂金包,价格天花板难以捉摸。

营销骗局
撕拉片的主要生产商宝丽来在2008年、富士在2016年就相继宣布停产这种产品。而且未开封的彩色胶片相纸保质期约为2 - 3年,黑白胶片相纸约为3 - 5年,这意味着市面上所有存货大多是二手货、过期货。由于显影效果依赖化学药水,过期至少5年的相纸让成片效果充满不确定性,商家也明确指出“不保证成片”。显影失败是常事,色彩不准还被美化为“灵感碰撞”,商家利用“停产”“稀有”的噱头,让这些缺点都被掩盖,撕拉片也因此坐稳了“拍照界的Labubu”的宝座。

如果说Labubu靠明星同款吸引人,那么撕拉片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拍一张少一张”的滤镜。“世界上又少了1张撕拉片”的文案,配合停产营销、类似拍立得的盲盒体验以及明星效应,成为商家不断涨价的理由。然而,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全球撕拉片相纸存量大抵是50万张,“几乎每年都能听到撕拉片停产的声音,频率跟江南皮革厂倒闭差不多”。即便宝丽来们已停产,一些工作室开始复刻相关技术,不少拍照APP也上线了撕拉片滤镜。

对消费者的警示
消费者在“世界上又少了1张撕拉片”的狂欢中,提前做拍照姿势攻略,找人化好妆容,花300块试图留下自己的痕迹,却不知内娱明星快用掉一半库存。就像网友调侃的“人生还每天都是绝版呢,谁说人不是活一天少一天,建议以后叫我撕拉人,并希望老板像珍惜撕拉片一样珍惜我”。花高价购买的撕拉片,不仅可能面临成片效果不佳的风险,还可能陷入商家的营销陷阱,最终钱包瘪瘪。所以,消费者面对这类炒作营销时,要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跟风消费。

作者:杏宇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宇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