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追剧”热潮:中国短剧海外“出圈”背后的秘密

日期:2025-05-08 17:29:34 / 人气:8


一、引言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企业正以独特的姿态进军海外市场。2023年底,一款名为“ReelShort”的短剧App下载量一度超越TikTok,登上美国iOS娱乐榜Top 1,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国内众多短剧平台也纷纷涉足海外市场,将霸总、赘婿等题材的短剧推向外国观众。然而,老外对龙王和赘婿题材难以理解,却对中国短剧“上瘾”,这一矛盾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短剧出海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短剧出海的现状剖析
(一)主流形式及特点
翻译剧:这是短剧出海的一种常见形式,即给国内剧添加英文字幕或其他地区语种的字幕。从出海逻辑来看,基于翻译剧进行1:1翻拍成功率相对较高,因为其测试成本较低。事实上,海外一些热门爆款剧正是由国内翻译剧翻拍而来。此外,外国演员加字幕的形式能让海外观众更自然地接受,减少了文化隔阂带来的不适感,就像我们观看韩剧时能轻松理解财阀、总统等元素一样。
自制剧:分为用原创剧本在海外拍摄和将数据好的翻译剧快速改编拍摄两种模式。原创剧本拍摄对团队的产出能力要求极高,需要创作者熟悉海外风土人情并做好本土化工作,成本也相应更高。相比之下,翻译剧在文化融合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只要故事精彩就能吸引观众。
(二)初期困境与探索
内容团队储备不足:早期,国内短剧市场尚处于蓝海阶段,很多编剧因在国内有较好的职业发展前景且不会外语,不愿投身海外短剧创作。这导致内容厂商面临内容团队短缺的问题,部分作品甚至直接机翻国内版权进行拍摄,出现大量翻译错误和文化隔阂问题。例如,美国人常用“Honey”称呼老公,而有些剧本却使用“Husband”,显得不地道。
文化隔阂明显:中国常见的复仇、出人头地、逆袭等题材,在老外看来难以产生共鸣。由于他们职场霸凌管控严格,底层民众生存需求易满足,缺乏相应的精神需求和生活体验,所以对这些故事无法共情。
三、短剧出海的探索历程
(一)迷茫中的尝试
盲目拍摄与测试:短剧出海初期,市场上爆款样本极少,平台只能不断拍摄并进行测试,通过数据反馈分析复盘。钟惠所在的平台早期制作了三四十个剧,包括翻译和国产爆款改编剧,但大部分数据不佳,测出率极低。
题材选择困境:龙王题材在国内男频短剧中很火,但在海外因缺乏文化基础而失败;赘婿题材也让老外难以感同身受,显得割裂。
(二)爆款诞生与启示
《Forbidden desires:Alphas Love》的成功:这部由钟惠担任总编审的纯原创剧本短剧,是平台的爆款之作。尽管题材小众先锋,包含狼人、师生恋、继兄妹等元素,且面临师生恋在社会道德层面的争议和狼人题材小众、理解成本大的问题,但最终取得了成功。复盘其成功原因,一是新奇,将多种元素巧妙融合且处理得当;二是故事内核精彩,人物塑造优秀,如男主角绅士、女主角自强。
爆款的影响力:该剧上线后ROI达100%,日投放120w +美金,累计播放量达3亿+,为平台带来过亿收入。从行业层面看,它扩大了投资行业对海外市场的认知,影响了后续行业的执行、布局和发力程度。
四、短剧出海的用户洞察
(一)用户画像
海外短剧观众并非完全下沉市场群体。一部剧价格约人民币300多元,需要一定经济基础。这些观众有一定认知和审美能力,对质感差、逻辑生硬、人设反人类的作品不买账。随着时间推移,用户覆盖面逐渐扩大,更多人开始观看短剧,但仍以有一定经济条件的人群为主。

(二)地区偏好
狼人题材:在日语区、东南亚地区反响一般,但在泛英语地区较受欢迎。
财阀、千金题材:在日韩市场表现良好。
全球通吃题材:底层人民身份反转题材在全球多地都有不错的表现,如《The double life of my billionaire husband》这类传统霸总剧虽有一定受众,但近期题材和人物设定拓展后更受欢迎。
五、短剧出海的商业与制作模式
(一)商业模式
付费为主:国外短剧以付费为主,通过软件App播放,将切片投放到社交媒体吸引用户下载付费观看。虽然免费短剧逐渐增多,但目前付费仍是主流模式。
投流成本与逻辑:投流是主要成本,一部剧投流一天可能花费几百万人民币,制作费相对较少。海外投流注重长周期回收,因为短剧App有用户持续进入,需要构建生态。与国内不同的是,海外会更关注用户长期的留存和消费情况。
(二)合作与拍摄模式
合作模式:早期对投较多,后期平台全资为主。这种转变反映了平台对项目掌控力的增强以及对优质内容的追求。
拍摄成本与周期:拍摄周期约6到10天不等,成本是国内的两倍到三倍。随着短剧平台出海增多,演员价格大幅上涨,从2023年头部演员一天700美金涨至现在一两千美金。
承制团队挑选与沟通:出海前期承制方选择有限,后期会根据团队优势匹配剧本。早期存在不专业团队,导致拍摄出现问题,如甩戏、交片不完整等。与海外拍摄团队沟通时,纯海外背景团队可能存在节奏慢、镜头语言拖沓等问题,需要编剧进行指导和调整。
六、短剧出海的未来趋势展望
(一)内容多元化与创新
短剧出海已进入2.0时代,内容更加多元化。创作者需摆脱传统套路,挖掘深层次内容,避免同质化竞争。未来,更多独特、新颖的题材和人物设定将涌现,以满足不同地区观众的需求。

(二)市场竞争与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厂商出海,内容内卷和同质化不可避免。但这也是行业成熟的标志,从业者需不断创新,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短剧与长剧存在差异,短剧可吸引奈飞未覆盖的用户群体,市场空间广阔。

(三)中国团队的关键作用
“短剧如果想做好,还是得中国人参与”。中国团队在挑选承制团队、把控拍摄节奏、确保剧本落地等方面具有优势。未来,中国团队应继续发挥专业能力,推动短剧在海外市场的持续发展。

七、结论
中国短剧出海虽面临文化隔阂、内容创作、市场竞争等诸多挑战,但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已取得显著成果。从最初的迷茫尝试到如今的爆款频出,短剧在海外市场逐渐站稳脚跟。未来,随着内容的多元化、市场的成熟以及中国团队的持续努力,中国短剧有望在全球娱乐市场占据更重要的地位,为全球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视听体验。

作者:杏宇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宇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