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下的逆袭:吉利核心利润暴增 102% 的秘诀

日期:2025-08-18 18:05:59 / 人气:38


2025 年上半年,国内汽车市场的 “价格战” 打得如火如荼,比亚迪率先降价,吉利、奇瑞、零跑等车企纷纷加入,整个市场陷入以降价换销量的激烈竞争中。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吉利汽车却交出了一份看似矛盾却暗藏玄机的成绩单: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14%,但核心经营利润却从 2024 年上半年的 33 亿元飙升至 66.6 亿元,同比增长超过 102%。吉利究竟是如何在 “价格战” 中实现核心利润暴增的?
规模效应:以量补价的关键
在 “价格战” 的冲击下,吉利汽车的单车平均售价减少了 1.4 万元,降至 9.6 万元,毛利率也同比微降 0.3 个百分点。但与此同时,吉利上半年的销量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卖出了将近 141 万辆车,同比猛增 47%,市占率首次突破 10%。如此庞大的销量规模,形成了强大的规模效应,成为吉利以量补价、保障核心利润的关键。
规模效应在采购、生产等多个环节为吉利节省了成本。在采购方面,随着采购量的大幅增加,吉利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显著提升,能够以更低的价格采购零部件等原材料;在生产方面,生产线的满负荷运转降低了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分摊,提高了生产效率。虽然单车利润有所下降,但庞大的销量基数使得整体核心利润实现了大幅增长。
此外,吉利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表现尤为亮眼,上半年达到 72.5 万辆,同比暴增 126%,占比首次超过 50%,达到 51.5%。其中,纯电动车和插电混动车销量分别高达 51.1 万辆和 21.4 万辆,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上量,不仅扩大了整体销量规模,还顺应了汽车行业向新能源转型的趋势,为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的成本优化和技术迭代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巩固了规模效应带来的优势。
产品结构调整:平衡市场与利润
吉利在产品结构上的调整,也为核心利润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定位主流市场的 “银河” 品牌成为绝对的销量担当,上半年销量高达 54.8 万辆,同比暴增 232%,其中 “银河星愿” 前 6 个月累计销量达到 20.5 万辆,拿下了上半年中国市场的单车销量冠军。虽然银河系列定价相对亲民,拉低了整体的平均售价和毛利率,但它凭借巨大的销量,为吉利带来了可观的整体收益。
同时,吉利并没有放弃高端市场。旗下高端智能电动品牌极氪上半年交付了 9.1 万辆车,虽然销量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滑,但极氪品牌的高附加值特性,仍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吉利的利润水平。通过主流市场与高端市场的产品搭配,吉利在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平衡了销量与利润之间的关系。
另外,在燃油车市场整体萎缩的情况下,吉利的燃油车业务不仅没有下滑,反而实现了 8% 的增长,这在行业平均下降 4.5% 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难得。燃油车业务的稳定表现,为吉利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和利润来源,与新能源汽车业务形成互补,共同支撑了核心利润的增长。
成本控制与战略整合:提升运营效率
吉利核心利润的暴增,还得益于其出色的成本控制能力和深入的战略整合。在 “一个吉利” 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吉利打破了旗下各品牌之间的壁垒,避免了品牌间的 “内卷” 和资源浪费。例如,在技术研发方面,集中力量进行攻关,不再让多个品牌重复研发,提高了研发效率,降低了研发成本。
2025 年 2 月,极氪与领克官宣合并;7 月,吉利宣布拟将极氪从纽交所私有化。这种战略整合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品牌间的优势互补,提高整体运营效率。通过整合供应链、生产链和销售链等各个环节,吉利能够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
此外,吉利在各项业务中严格控制成本,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再到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都力求实现成本的最小化。例如,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减少库存积压,降低资金占用成本;通过精准的市场营销策略,提高营销效率,降低营销费用。这些成本控制措施,在 “价格战” 导致收入增长受限的情况下,为核心利润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综上所述,在 “价格战” 持续半年的严峻市场环境下,吉利汽车凭借规模效应、合理的产品结构调整以及高效的成本控制与战略整合,成功实现了核心利润暴增 102%。这不仅展现了吉利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经营智慧,也为其在未来的汽车市场竞争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下半年多款新车的推出和战略整合的进一步推进,吉利有望在实现 300 万辆年销量目标的同时,继续保持核心利润的增长态势。

作者:杏宇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宇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