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拉面品牌降价入华,日本餐企集体抢滩中国

日期:2025-11-19 15:50:39 / 人气:8


近年来,日本餐饮巨头正加速布局中国市场,掀起一股入华热潮。最新进入中国市场的是拉面品牌“Kiramekino Mirai”,其内地首家门店“煌面屋”于11月13日在上海南京东路恒基名人购物中心开业,这也是吉野家集团将其打造成“全球最大拉面店”计划的一部分。

吉野家旗下拉面品牌入华布局

品牌发展历程与现状

“Kiramekino Mirai”2013年成立于日本京都,今年1月被吉野家集团收购,在日本本土拥有24家门店。此次在上海开设的门店是其海外首店,大众点评显示还有一家店正在筹备。

门店特色与产品定价

煌面屋上海门店基本沿用日本当地设计,以亮蓝色为主题色,搭配木色桌椅,墙面挂着产品原料宣传图,店内设有20余张双人桌座位。菜品以北海道小麦制作的面条为特色,招牌“鸡白汤拉面”和“台湾拌面”分别定价39元和40元,官网称价格比日本更合理,还提供炸鸡、炸猪排和炸牡蛎等配菜。

供应链与生产体系

为保证与日本相同的品控水平,吉野家联合子公司搭建供应链网络。生产方面,Kiramekino Mirai提供面条制作和运营技术,集团旗下宝产业协助开发和生产汤料和酱料,吉野家在江苏昆山新投产的工厂专门辟出区域生产拉面主要原料,并建立本地化生产体系。未来,煌面屋还将通过特许经营等模式扩大中国门店网络。

吉野家在中国的发展目标

吉野家集团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旗下主要品牌吉野家目前中国门店逾500家,贡献总营收的14%。集团宣布新增长目标,计划通过菜单创新、优化定价、提升数字化能力等方式,在2025年将中国贡献率提升至20%。

其他日本餐企加速入华

拉面品类

今年3月,创立60多年的日式拉面老品牌——环七·土佐子在上海开出中国首店。去年9月,日本第二大连锁拉面品牌“町田商店”在上海开出内地首店,今年下半年又在同一城市连开两店。经历门店收缩后,味千拉面近一年开店速度提升,去年下半年新开21家餐厅,今年上半年新开12家,总门店数达608家,时隔三年门店规模重回600家以上。

寿司赛道

11月6日,寿司郎宣布以双首店模式正式进入上海。今年以来,寿司郎扩张提速,不仅在广东、北京等地开店,还向华东市场深入,分别于今年4、8月在苏杭开出城市首店。其最新财年报告提出未来一年将大中华区门店规模扩大到210家以上,预计拓店速度高于以往。滨寿司母公司泉膳控股社长表示将加快在中国开店速度,目前滨寿司在中国拥有130多家门店。

下沉市场与大众餐饮

以往基本只在北上广开店的萨莉亚,今年将目光投向下沉市场,覆盖肇庆、揭阳等空白区域。2024年,萨莉亚社长透露计划在中国开出1000家店。

部分日本餐企产品性价比策略

部分日本餐企在中国市场的产品定价更具性价比。町田商店的主打产品“町田商店拉面”在上海门店售价36元,低于日本本土的880日元(约合人民币41元);煌面屋招牌“鸡白汤拉面”内地定价比日本低约40日元;滨寿司、寿司郎和吉野家都曾表示为迎合中国消费者制定合理定价策略。

加速入华的背后原因

日本本土市场增长乏力

多种因素叠加导致日本本土餐饮市场增长乏力。泉膳控股最新财报显示,4 - 9月期内净利润同比下降6%,是疫情以来首次利润同比下滑,主要原因是米价飙升带来成本增加。寿司郎在日本本土的业绩增速不如中国,2025财年报告显示,其海外分部销售收入和营业利润增速均超过日本市场,海外市场中中国大陆尤为重要。吉野家在日本开店空间有限,上一财年门店数净增长率仅为2%。

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是饮食习惯、人口结构与日本接近的邻国,不少日本餐企在中国市场业务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寿司郎在中国受欢迎程度高,销售收入和海外市场销售收入大增,中国大陆部分门店单日销售额创下历史纪录。吉野家在中国中间控股公司今年利润可能创纪录。中国消费市场进入极致质价比时代,日本餐企定价比日本本土低,在与中国同行较量中不落下风,且依靠供应链、数字化管理等成熟经验,能在总成本领先前提下保持性价比路线。

潜在风险

部分日本餐企在中国市场发展并不顺利。寸屋拉面进入中国市场一年多,仅在上海开出5家门店,与200家店目标相距甚远;一度退出中国的丸龟制面重返中国定下目标,但至今未有实质性进展;2025财年,萨莉亚在北上广利润率全部下滑20%以上。这表明日本餐企在中国市场既有机会也面临挑战。

作者:杏宇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宇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