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隐藏式门把手的用户们,如今终于胜利了

日期:2025-10-04 13:14:36 / 人气:15



新国标出台,隐藏式门把手“凉凉”

近日,预热已久的汽车门把手新国标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规定是隐藏式门把手彻底被禁用。若新车在2027年之后(预计时间,非官宣)仍使用隐藏式门把手,将不允许销售。

新国标重点要求明确。其一,车门外把手必须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电子开启方式被全面禁止。其二,车门外把手在任何状态下,要有不小于60mm20mm25mm的手部操作空间,全隐藏式设计与此要求相悖。其三,车内门把手同样要具有机械释放功能,且必须无结构件遮挡,直观可见,只能放置在手能轻松够到的区域,这里的机械释放功能指的是车门内通过物理方式打开车锁的拉杆,而非门把手上的可活动机械部件。此外,新规还包含一些事故后的硬性安全规定,如碰撞后能从车外不借助工具打开车门,碰撞后门把手不能断裂或掉落等。

新规生效时间虽在征求意见稿中未明确,但多方验证后推测,2027年1月1日以后新发布的车,需按新国标配机械结构的门把手;2027年7月1日上市的新车必须有手抠区域;2028年7月1日,市面上已有的车型也必须完全符合新国标要求,否则将失去上市资格。

市面上常见门把手大多不符合新国标

以特斯拉Model 3为例,其门把手没有给人手可操作的区域,需先按一下才能抠开,不符合新国标。很多新势力如理想、极氪、问界使用的电弹隐藏式门把手,虽弹出后有操作空间,但默认状态下没有抠的地方,也不符合。小米SU7的半隐藏式门把手,虽默认状态有手部操作空间,但内部没有机械开锁结构,仅通过按钮电信号开锁,同样不合规。特斯拉的后排内门把手,拉环形式虽没问题,但前面有结构遮挡,且未处在国标规定的区间,也不符合要求。而符合新国标的,是满大街常见的传统门把手。

新国标对不同群体的影响

• 对已购车用户:已买到手的车,以及2027年以前购买的车,即便用了隐藏式门把手且不满足新国标要求,也无需召回、返厂升级,正常行驶不受影响。只是喜欢隐藏式门把手的用户可能会受影响,车企为适应新规,大概率会提前采用新把手设计,预计一年后新车上难见全隐藏设计,喜欢把手弹出形式感的用户下单时间不多了。

• 对车企的影响:国内外车企反应两极分化。某国际一线车企法务代表表示,新国标对其现有产品影响大,可能赶不上施行日期。他们原本按电控开锁备份准备,新规要求外门把手必须机械解锁,只能推倒重来,需修改很多内容,涉及新的工业设计、整车架构信号控制逻辑更新,还要进行验证和全球工厂产线调整,可能无法按时完成。而国内某大型汽车集团总工程师则认为,新国标对企业影响不大,即便没有新规,企业也一直在尝试不同门把手设计,改方案是日常操作。国内主流新势力车企新车开发周期已压缩到十八个月,研发和验证速度快,带有机械结构的门把手技术成熟,一年时间完成修改和量产足够,从研发层面看几乎不会出现来不及的情况。

隐藏式门把手被禁用是好事

早在近两年前,就有文章批评过隐藏式门把手。它除了能与车门齐平外,对车辆几乎无实际作用,不仅难用、易坏,成本比一般把手高,所谓降风阻减能耗的效果也微乎其微。而它被禁用的关键原因是不安全。电子控制的外门把手在碰撞时,只要低压电池未伤,基本能稳定快速解锁,但隐藏式门把手的弹出机构存在问题。传统机械把手解锁后可直接开门,而隐藏式门把手解锁后还需执行弹出指令,两倍的电信号意味着两倍的失效概率。且隐藏式门把手的耐久性验证难度大,车企研发和验证投入高,很多车企难以保证全隐藏式门把手在事故时能安全稳定弹出。

在这波新国标的影响下,未跟风做隐藏式门把手的车企受影响最小。这也提醒车企和消费者,不是所有新技术、新设计都符合市场需求,回归理性,将实用和安全放在首位,才能避免吐槽和新规制裁。

作者:杏宇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宇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