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瓦尔宝典》:空洞而廉价的咒语?
日期:2025-11-03 08:55:45 / 人气:4

《纳瓦尔宝典》篇幅不长,我花两个多小时读完了它,然而它所承载的盛誉与我的阅读体验形成了巨大落差——赞誉越高,失望越深。
整体印象:拼凑之作,缺乏深度
作者埃里克·乔根森将全书划分为“财富”与“幸福”两部分。第一部分尚有一定可读性,提出了现代商业环境中的杠杆思维和专业化策略;但第二部分内容质量显著下滑,近乎堆砌、缺乏实证支撑的泛泛之谈,重复率极高的心灵鸡汤。
这本书不成系统,是由纳瓦尔凌乱的社交媒体语录和访谈拼凑而成。作为硅谷知名投资人,纳瓦尔的光环为书籍带来了极强的信用加持。但若剥离这层身份滤镜,其内容与传统成功学著作相比,除修辞更贴近现代科技语境之外,在思想深度与实操方法论上并无突破。
纳瓦尔爱读书且热衷分享洞察,书中列有他推荐的书单,非虚构类有 25 本,我读过其中 8 本,包括《无穷的开始:世界进步的本源》《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等,我和他的阅读趣味有很大交集。但真正塑造纳瓦尔思维底色的是他“哲学与灵性”类别中所列的作品,这导致其思想体系存在内在矛盾。他一方面认同科学推动社会进步的宏大叙事,另一方面却持续从古代哲人身上寻求答案,试图在两者间维持平衡,而这种平衡恰恰是人类认知机制擅长处理的调和矛盾、构建表面自洽的方式。然而,古代哲人对世界与自我的认知处于蒙昧阶段,他们既不了解原子结构,也不晓得地球并非宇宙中心,更对神经科学和进化论一无所知。那么,他们提出的心智模型与人生见解,能在多大程度上指导今天的我们呢?答案不言而喻,真正理解人性,应朝向现代进化生物学与认知科学领域探寻,这才是理解“我们如何幸福”与“我们如何思考”的科学地基,而纳瓦尔的阅读谱系中恰恰缺乏这部分关键内容。真正理解人性,不应依靠语录式的成功学,《纳瓦尔宝典》并不可信,拥抱硬科学,远离软鸡汤,才是当代思考者真正的求知之路。
“财富”部分:前后矛盾,缺乏科学原理
在“财富”部分,纳瓦尔谈论的是现代和物质的概念,如科技杠杆、复利、资本、判断力等,听起来很硬核,背后是一个由数学和经济学描述的、可被理性分析和利用的世界。他有些话说得确实漂亮,比如“致富最重要的技能是成为终身学习者,无论想学什么,你都得找到途径和方法。以前的赚钱模式是读 4 年大学,拿到学位,在某个专业领域干上 30 年。现在不一样了,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必须在 9 个月内掌握一门新专业,而这门专业在 4 年后就过时了。但在专业存在的这 3 年里,你可以变得非常富有”。
但他也说过“努力的作用被大大高估了。在现代经济中,工作的努力程度并没有那么重要。那什么被低估了呢?判断力。判断力被低估了”,可如何拥有判断力,他却未在语录体箴言中即时回答。在异时异地的社交媒体上,他又说“不付出努力,就无法培养判断力,也不会获得任何杠杆”,这让努力到底重不重要变得模糊不清,他前后矛盾且不自知。
纳瓦尔内心深处蔑视循序渐进的努力,他认为“专长指的是无法通过培训获得的知识。如果社会可以培训你,那么社会也可以培训他人来取代你”。然而,斯坦福大学神经科学家大卫·伊格曼在《粉红色柔软的学习者》中指出,所谓的“专长”或“天赋”,在很大程度上是大脑可塑性的早期体现,是某些神经回路因基因或早期经验,对特定信息更为敏感,通过练习,这些回路被极大强化,形成了优势通路,它是努力的结果,且这种可塑性是终身的。伊格曼用确凿的脑实验证据表明,所谓的“专长”是通过刻意、定向的输入和练习,在大脑中亲手“雕刻”出来的,他强调了“成为”的过程,而纳瓦尔只描述了一种虚幻的“发现”结果,并且他对“专长不依赖于培训”的描述是反智的。
《纳瓦尔宝典》和既往的成功学著作没有本质区别,只是一本更现代的咒语书,告诉你要利用“杠杆”、建立“专长”、发挥“判断力”,但它喊“芝麻开门”,却未揭示门背后的科学原理,如认知科学、复杂系统理论、行为经济学或概率论等。这些“咒语”形同爽文,会让读者内心澎湃,却无法让他们获得自主分析和创造新解决方案的能力。
在“财富”章节末尾,纳瓦尔说“如果是一个古老的问题,比如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如何保持冷静和平和,什么样的价值体系是好的,如何经营好家庭,诸如此类的问题,古老的解决方案可能更好”。在该书剩余的所有部分,他几乎都在推销各种“古老的解决方案”。他有点像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在创造财富上有洞见,但在“如何保持身体健康”等问题上,太相信“古老的解决方案”,排斥现代医学、迷信果蔬疗法,被癌症过早夺去了生命。只要想想 100 多年前全球各地人均寿命始终打不破三十几岁的魔咒,就应对纳瓦尔的上述论调打个问号,重温大卫·伍顿在《坏医学:医生自希波克拉底时代以来一直在害人》中的断言“直至 1865 年,医学就算没有产生什么正面伤害,也几乎完全是无效的”会更有助益。纳瓦尔和乔布斯在此是同路人,他们在赚钱上拥抱现代理性,在如何活命上却退回到原始经验。
“幸福”部分:矛盾重重,忽视科学
即便在谈论“幸福”话题时,纳瓦尔也没有放弃传播他对医学的错误理解。他与其说是在反现代医学,不如说更相信万物的秩序都可以在一个人的内心形成,而无需假借他物。他所说的“医生不能让你健康。营养学家不能让你苗条。老师不能让你变聪明。禅师不能让你冷静。智者不能让你富有。教练不能让你健壮。最终,你必须自己负起责任。救赎靠自己”,显然不单单是针对医学。
但纳瓦尔很矛盾,他喊着“救赎靠自己”的高调,一转身却又开始不厌其烦推荐马可·奥勒留、老子和克利希拉穆提这些所谓的智者。他的矛盾无处不在,比如他说“获得幸福最重要的诀窍之一就是,认识到这是一种你可以锻炼的技能,是一个你可以做出的选择。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选择幸福,并为之奋斗。这跟选择减脂增肌、为事业奋斗、学习微积分没什么两样”,可又说过“幸福指数的个人衡量标准是,一天中你有多少时间用于履行职责,而不是追随兴趣”,还说“不,你什么都不需要做。你唯一应该做的事,是你自己想做的事。别人总希望你以特定的方式做事,但如果不再费心去揣摩别人的期待,你就能听到自己脑海中那个微弱的声音。那个声音代表了你真实的想法。倾听它,你就可以做自己了”。可人们脑海中真正想做的事情往往是“兴趣”,那么努力到底是有用还是没用呢?
他刚说完“幸福指数的个人衡量标准是,一天中你有多少时间用于履行职责,而不是追随兴趣”,又说“不,你什么都不需要做。你唯一应该做的事,是你自己想做的事”,可人们真正想做的常是“兴趣”,倾听内心声音难道不是“兴趣”吗?他对人性存在诸多误解,本人是否受过基本的逻辑学训练也值得怀疑。
更多时候,纳瓦尔将幸福定义为一种内在的、可以主动选择的状态,如“如果你不愿意与别人进行百分之百的交换,嫉妒就毫无意义。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嫉妒心瞬间就消失了,因为我不想成为其他任何人”。但这段标准的鸡汤并不诚实,首先嫉妒心并没有瞬间消失,只是主观认为它消失了;其次即便在认知里嫉妒心消失了,也只是短暂的,它随时可能卷土重来。鸡汤文忽视了情绪的生理基础,从伊格曼的视角看,情绪是大脑和身体内部复杂的化电反应的结果,由古老的脑区(如边缘系统)驱动,远非额叶的“理性”指令可以完全控制。告诉一个正处于深度抑郁中的人“你要选择幸福”,在神经科学家看来是荒谬的,因为这等同于要求他用自己的病变器官来治愈自己。大脑的改变,更多来自持续、精准的环境反馈,而非空洞的决心。告诉他“要幸福”或“要控制情绪”,就像告诉一个没有平衡感的人“别摔跤”一样无效。真正的“幸福”,或者说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不仅与睡眠质量、运动、营养、社会连接等能直接改变脑内化学环境的行为密切相关,很多时候还取决于遗传的基因,而纳瓦尔在书中还有“幸福与基因无关”的怪论,这真是不值一驳的前科学认知。
整体本质:崇古降智,违背科学
如果更直白地说,纳瓦尔对现代文明整体抱有敌意。他一边批判“极端主义者的观点”,一边号召“不要食用过去几百年内发明的任何食物”,却不知自己在饮食上也是极端主义者。他不知道古圣先贤对宇宙与智人的认知置信度极低,甚至认为人类思考的器官不是大脑而是心脏。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肖恩·卡罗尔在《大图景:论生命的起源、意义和宇宙本身》中说:“要理解自身,我们必须理解那些构成我们的物质,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深入粒子、力和量子现象的领域。当然,还有那些能感知和思考的系统,它们到底是如何由这些微观部件以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形式组合而成。”而哪一个古圣先贤有了这种超越现代文明的知识呢?
纳瓦尔乐于打着科学的旗号,他说“对我而言,科学就是对真理的研究。科学是唯一真正的学科,因为科学做出的预测是可证伪的。科学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在纳瓦尔所列的书单中,也点缀着《无穷的开始:世界进步的本源》《基因组:生命之书23章》这类科普著作的名字,这为他披上了一层“科学”和“理性”的外衣。然而,他利用这层外衣,兜售的却是与现代认知科学相悖的古代哲学箴言和灵性感悟。《纳瓦尔宝典》窃取了科学威望为鸡汤背书,其根本问题在于,试图用前科学时代的概念和直觉,来解决一个本应由现代神经科学来提供深刻见解的问题——“人如何更好地思考和存在”。
纳瓦尔面对大脑这个宇宙中最复杂的动态系统,试图通过几句机智箴言去做永久性提升。能给予的最善意评价是,他提供的简单建议,有时或许能给我们一时的启发,但终归无法提供一张通往未来的、基于科学的、真正有效的人生地图。
《纳瓦尔宝典》本身是一个精心构建的“叙事”,它巧妙地将硅谷投资人的“幸存者偏差”包装成可复制的智慧,将古代哲学的片段作为心灵补剂。它之所以流行,是因为这个叙事满足了现代人对快速成功和内心平静的双重渴望。然而,这是一个不够好的叙事,它为了吸引人和安慰人,牺牲了深度、一致性和与科学事实的牢固连接。它或许是一个令许多不求甚解者舒适的“故事”,但绝非试图逼近“真相”的严谨论述。
根据《大图景》倡导的诗性自然主义的观点,不同层级的故事可以共存,但高层级的故事(如幸福哲学)不能与底层的事实(如进化心理学、神经科学)相冲突。纳瓦尔的问题在于,他试图将古代哲人的箴言直接嫁接于现代世界观之上,却没有进行严格的“兼容性”检查,不仅如此,他甚至还要以古薄今,对现代经过检验的文明成就进行否定。《纳瓦尔宝典》是一本令人深感失望的降智书籍,那“芝麻开门”的咒语,不仅廉价,而且空洞。
作者:杏宇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纳瓦尔宝典》:空洞而廉价的咒...11-03
- 失灵的张雪峰成功学,和不再迷信...11-03
- 马斯克想要万亿美刀,秦始皇看了...11-03
- 惠民保的“中场战事”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