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物价持续低位运行的四大关键对策
日期:2025-07-29 11:01:28 / 人气:6

当前中国物价持续低位运行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截至 2025 年二季度,GDP 平减指数已连续 9 个季度负增长,创下 1993 年有统计以来的最长纪录;6 月 CPI 同比仅增长 0.1%,连续 28 个月低于 1%;PPI 同比下降 3.6%,连续 33 个月负增长。这种物价下行态势背后,是总需求不足、就业压力加大、房地产调整及行业恶性竞争等多重因素的叠加。要扭转这一局面,需要系统性的政策发力。
对策一:大力提振居民消费,平衡供需关系
物价水平根本上由供求关系决定,当前实际产出长期低于潜在产出,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格局是物价下行的核心原因,而消费不振则是内需不足的突出症结。2020-2024 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五年复合增速为 5.5%,显著低于 2019 年的 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也呈现类似的放缓趋势。要打破这一循环,需从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和完善社会保障两方面入手。
在服务消费领域,中美差距尤为明显。2023 年中国服务消费占 GDP 比重仅为 17.9%,远低于美国的 45.8%。服务消费不仅透支效应小,还能吸纳更多就业,应通过特别国债筹集资金,在全国层面发行涵盖餐饮、文旅、体育、健康、家政等领域的服务消费券或补贴,精准释放服务消费潜力。这既能直接拉动消费增长,又能通过就业增加间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社会保障不完善是制约消费的另一重要因素。2021 年我国社会性支出占 GDP 比重约为 11%,比 OECD 国家低约 10 个百分点,且城乡差距显著。建议推进社保体系改革,提高国有资本划拨社保基金比例,重点改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只有让居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无后顾之忧,才能真正激活消费意愿,从根本上改善供需失衡状况。
对策二:促进工资合理增长,构建良性循环
工资与物价存在密切的联动关系,工资增长乏力必然制约物价回升。当前我国结构性失业矛盾突出,6 月 16-24 岁城镇青年失业率达 14.5%,金融、地产、汽车等行业裁员降薪现象频发,5 月消费者就业信心指数仅为 71.4,逼近历史最低。在此背景下,工资增速大幅放缓,2024 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增速降至 2.8%,创 1982 年以来新低;私营单位更是跌至 1.7%,为 2009 年有统计以来最低。
要改变这一状况,首先需加大稳就业政策力度。在现有专项贷款、稳岗返还等政策基础上,通过税收减免、补贴奖励等措施鼓励头部企业和平台企业扩大就业。同时应完善工资决定机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深化集体协商制度,确保劳动者工资能随经济发展合理增长。农民工群体尤其需要关注,2024 年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增速仅 3.5%,需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等措施提升其收入水平。
企业账款拖欠问题也间接影响工资发放。建议充分利用财政空间,将更大比例新增地方专项债用于偿还拖欠企业账款,或把符合要求的欠款纳入隐性债务置换范围。只有企业经营压力缓解,才能形成 “企业盈利改善 - 用工增加 - 工资增长 - 消费提升” 的良性循环,为物价稳定提供基础支撑。
对策三:稳定房地产市场,阻断下行传导
房地产市场持续深度调整是拖累物价的关键因素。截至 2024 年,新房销售面积、房企到位资金等核心指标较历史高点下滑超 30%,2025 年二季度销售再度走弱,30 大中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 21.4%。房地产下行通过多重渠道压制物价:房价下跌导致房租 CPI 持续低迷,6 月 70 城房价指数已连续多月下降;地产投资萎缩引发钢铁、水泥等建材价格下跌,6 月黑色金属冶炼 PPI 同比下降 11.3%;家电、家具等后周期消费承压,家用器具 CPI 曾连续 28 个月负增长。
稳定房地产市场需要强有力的政策组合。应全面取消一线城市限购措施,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并下调存量房贷利率,释放刚性和改善性需求。更为关键的是,应由中央主导在人口净流入的一二线城市开展商品房收储,通过直接干预市场尽快推动房价企稳,扭转市场预期。同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缩小未落户常住人口与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差距,释放这一群体的购房潜力。只有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才能阻断其对就业、收入、消费信心的负面冲击,缓解物价下行压力。
对策四:“反内卷” 推动深层次改革,规范市场竞争
“内卷式” 低价无序竞争严重危害行业发展,加剧物价下行压力。汽车、光伏等行业尤为突出,截至 6 月交通工具 CPI 连续 36 个月负增长,汽车制造业利润降幅扩大至 11.9%,企业创新投入不足、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逐渐暴露。这种竞争模式导致行业整体收益不增反降,形成 “降价 - 利润下滑 - 缩减投入 - 质量下降” 的恶性循环。
治理无序竞争需要从制度层面入手。2025 年以来,《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等政策陆续实施,中央财经委员会明确提出 “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与以往不同,本轮 “反内卷” 重点转向下游新兴行业,政策重心从行政性去产能转向规范政府和企业行为。
根本解决之道在于财税体制和地方考核体系改革。应健全有利于市场统一的财税体制和信用体系,完善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转变对供给侧的路径依赖。通过明确竞争规则、打击不正当价格行为、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引导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和创新竞争。只有形成健康的市场生态,才能避免资源浪费,提升行业盈利水平,为物价稳定创造良好环境。
物价持续低位运行是经济结构性矛盾的集中体现,摆脱这一困境需要多策并举。从提振消费到促进工资增长,从稳定房地产到规范市场竞争,每一项对策都需精准发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深层次改革构建长效机制,让经济增长的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居民,形成 “收入增长 - 消费提升 - 企业盈利 - 就业增加” 的良性循环,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物价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杏宇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摆脱物价持续低位运行的四大关键...07-29
- 人工智能时代“好制度”的内涵与...07-29
- AI 代理主导时代的人类 CEO ...07-29
- 时间加速悖论:从事件驱动视角重...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