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正在经历第29次厄尔尼诺事件

日期:2023-07-11 10:22:33 / 人气:179

对中国有什么影响?近期全球多地频频刷新高温纪录应对厄尔尼诺本报记者柴亚欣近日,我国多地气温频频突破40℃,有的甚至刷新了当地观测史上的极端气温纪录。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数据显示,自1979年开始相关统计以来,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在7月3日和4日都刷新了纪录。世界气象组织(WMO)7月4日宣布,7年来热带太平洋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据预测,未来全球大部分地区气温将进一步上升,未来5年大概率出现创纪录的极端高温。政府应该为相关的气候事件做好准备。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它如何影响全球气候?升温早,太热会变得正常吗?记者采访了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冰和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室首席专家许红梅。厄尔尼诺可以理解为暖水现象。全球正在经历第29次厄尔尼诺事件。问: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周冰:厄尔尼诺是发生在赤道中东太平洋表面的异常变暖现象。根据国家判定厄尔尼诺的标准,当海面温度监测重点区域(尼诺3.4区)的3个月移动平均海面温度达到或超过气候平均值0.5℃时,将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如果这种情况持续5个月以上,就会形成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现象可以理解为一种温水现象。当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变暖时,热带大气快速响应,赤道以南东西两侧气压显著负相关。达尔文岛(代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和塔希提岛(代表东南太平洋)气压场的跷跷板式振荡,导致沃克环流(赤道洋面东西部水温差异引起的纬向热力环流)减弱,并引发了一系列热带和热带以外的气候异常。我们通常称这种跷跷板振荡为南方振荡。厄尔尼诺的过程可以这样解释:一般来说,赤道中东太平洋吹的是东风,所以表面温暖的海水也是由东向西流动,使得太平洋西暖东冷。但当厄尔尼诺出现时,东风减弱,而赤道西太平洋西风加强,西太平洋表层暖海水迅速东扩,次表层冷水上升流,使西太平洋海温降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升高。相比之下,当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表温度异常低时,拉尼娜现象就会出现。一般来说,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会交替出现,它们在年际时间尺度上的环流成为最强的自然气候振荡,也是季节和年际气候预测中最重要的前兆信号。通过分析近120年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之间的转换规律,周期一般为2-7年,平均周期为4年。自1900年以来,已经发生了28次厄尔尼诺事件和29次拉尼娜事件,全球正在经历第29次厄尔尼诺事件。随着气候变暖的加剧,自1951年以来记录了3次超级厄尔尼诺事件,但只发生了1次强拉尼娜事件。气候变化对这种自然气候振荡的周期性变化的影响尚不清楚。问:厄尔尼诺如何搅动全球气候?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周冰:虽然厄尔尼诺是一种区域性现象,发生在赤道中东和太平洋,但它的力量通过海洋大气的相互作用传播到全世界。厄尔尼诺与全球变暖相结合,使得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趋于极端。厄尔尼诺现象可以提高全球平均温度,导致“史上最热的一年”。自198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已经12次刷新纪录,其中10次发生在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将直接造成热带太平洋及其附近地区的高温、干旱、暴雨等灾害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比如厄尔尼诺发展期间,澳大利亚东南部降水异常偏少,非洲东南部异常干旱,印度和中国夏季降水更是异常;厄尔尼诺期间,智利中部沿海容易出现暴雨和洪水,亚马逊河流域和巴西东北部大部分地区容易出现干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降水减少,森林火灾频发,墨西哥湾北部和美国东南部沿海雷雨天气较多。厄尔尼诺对中国的气候也有重大影响。厄尔尼诺发展年夏季,华北南部、华中北部、华东中部和西北地区东部气温偏高。厄尔尼诺导致我国北方季风区秋冬季降水偏少,易形成气象干旱;我国南方秋季降水增多,易发生内涝灾害。厄尔尼诺对冬季气温上升也有直接影响,更容易出现“暖冬”现象。全球正面临更热、更干、更涝的未来,极端高温天气成为“新常态”。问: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每年变热是必然的吗?极端天气的趋势是什么?周冰:大约20年前,极端高温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2003年夏天,热浪席卷全球,尤其是欧洲。意大利的气温比正常高6℃至10℃,瑞士的气温是200年来最高的,法国的气温是150年来最高的。欧洲高温热浪造成3万多人死亡,其中法国死亡人数接近1.5万人,其中中暑约占高温相关死亡人数的9%;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占总数的30%。此后,全球发生了多次严重的热浪事件,如2006年7月的美国热浪、2010年7月的俄罗斯热浪、2019年的澳大利亚高温。2013年、2017年、2022年,中国出现大范围高温热浪。2023年6月以来,北方持续的高温过程也成为关注的焦点。全球正面临更热、更干、更涝的未来,极端高温天气成为“新常态”。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带来的另一个特征也越来越明显,那就是高温开始早,结束晚,持续时间更长。从长期来看,人类活动,主要是温室气体排放,不仅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也大大增加了极端高温热浪事件和强降水事件的概率。接下来的夏天会频繁出现高温酷暑,但这并不意味着从此以后一年比一年热。去年我国南方经历高温热浪时,有一种观点认为“虽然2022年已经是历史上最热的一年,但也可能是未来10年最冷的一年”,这是对全球变暖趋势和气温年际变化的误解。在有科学依据的前提下,要正确认识长期气候变化预测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减缓和适应并重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问: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了哪些努力?许红梅:减缓和适应并重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两者都旨在减少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减缓可以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增加碳汇来改变气候系统,而适应可以通过调整自然或人类系统来应对实际或预期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从而减少损失。在减排方面,中国积极稳妥推进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出台了能源、建筑、交通等领域的具体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减排措施。中国已将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和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并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工作。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和消费量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碳减排和污染减排。中国还大力建设低碳城市,推动区域减排。在试点过程中,出现了产业转型、能源转型、技术进步和低碳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良好做法和经验,有效推动了低碳政策自下而上的实施。在适应方面,中国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将积极适应气候变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制定实施相关规划和制度,初步形成适应气候变化的完整政策法规体系;二是气候变化适应基金投入机制初步建立,初步形成了以国家财政资金为主导,以商业和金融适应基金、市场投资为支撑,以国际双边或多边适应基金为补充,积极吸引企业和社会筹集资金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第三,大力实施适应气候变化重点行动计划。比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生态保护行动,提出了一系列适应气候变化的生态保护对策,积极开展水利建设行动。一大批控制性水利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一大批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建成,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水资源调控和旱涝灾害防治能力。减缓和适应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两种方式,各有侧重,必须并重。缓解和适应在区域内和区域间相互作用,在水、能源、土地利用和生物多样性领域存在交叉;有些行动兼具缓解和适应的特点,可以发挥协同作用。例如,林地和湿地保护以及生态系统恢复增强了生态系统的复原力,也增加了碳汇;再比如光伏治沙,在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同时,起到一定程度的固沙作用。相反,毁林和生态破坏增加碳排放,造成水土流失,不利于减缓和适应。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努力防范和化解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和风险。问:《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适应气候变化的社会”。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长期不利影响和突发性极端事件,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适应?许红梅:全球气候正在显著变暖,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我们迫切需要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防范和化解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和风险。从气候变化影响、风险和适应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应该着眼于气候系统的综合观测、准确预测、灾害预警和预防。完善气候系统综合观测站网络和气候变化数据库建设。这是基础中的基础。要提高地海空天气候系统中现有基本气候变量的综合观测能力,形成立体、开放、互动的中国气候综合监测体系,特别是要加强全球变暖对中国典型脆弱地区影响的监测。提高准确预测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能力。我们正在探索影响中国季节和年代际气候变化的关键反馈过程,加强对地球系统多层相互作用和全球与区域关系的研究,推动和协调地球系统模拟器和区域气候变化模式的研发,加强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的研发,为国家和区域的极端事件和十年至百年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提供准确的预测数据。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全社会防御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是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要求。继续完善分灾害类型和重点行业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完善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决策信息支持系统,建立气象灾害鉴定评估体系。发展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技术,特别是建立重点行业和领域的评估体系。要面向粮食安全、水资源、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基础设施等重点方向,开展灾害定量化动态评估;完善重点区域/流域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提高城市和经济带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此外,要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协作适应和共同治理能更好地促进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我们应该加强协调、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相互学习,如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的联合工作机制,探索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的信息共享机制,定期评估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深化建设适应气候的城市试点,以促进多主体参与,形成适应气候变化的合力。(中国纪检监察报)【编辑:田伯群】

作者:杏宇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宇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