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金融强信号:政策协同与开放新篇

日期:2025-07-09 21:40:21 / 人气:3


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的当下,跨境金融领域正迎来重大变革。近期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犹如强劲信号,昭示着中国在跨境金融方面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决心与步伐。
7 月 3 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国函〔2025〕68 号),与次日亮相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从多维度勾勒出跨境金融制度演进的新图景。这两份文件并非孤立存在,它们相互呼应,共同推动着跨境金融领域从贸易便利化到跨境支付清算等各个环节的变革。
7 月 4 日的国新办政策例行吹风会聚焦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试点成效及复制推广安排。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介绍,国务院印发的《通知》将试点成熟、成效显著、风险可控的 77 条试点措施向其他自贸试验区或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其中,服务贸易领域的 8 项措施与跨境金融紧密相关,且 6 项的责任分工均与中国人民银行及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凸显了金融在服务贸易开放中的关键地位。
这 6 项措施犹如一套组合拳,精准发力金融科技、跨境支付、数据合规与金融基础设施优化等重点领域。在加快服务贸易扩大开放方面,鼓励探索数字人民币在对外贸易中的应用。《通知》明确提出,要深化金融科技发展和国际合作,便利金融机构开展跨境资产管理,为境外设立的基金产品提供境内投资管理、估值核算等服务,并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支持具备条件的自贸试验区探索数字人民币在贸易领域的应用场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负责人纪敏在吹风会上表示,将在临港新片区离岸贸易场景中支持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通过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数字人民币双边跨境合作等渠道开展离岸贸易的数字人民币结算,并结合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等技术手段,提升业务效率。这不仅意味着数字人民币将突破境内流通的范畴,更在探索 “跨境支付 + 智能合约” 的创新范式,为跨境贸易结算带来新的可能。
优化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政策,支持跨国公司设立资金管理中心,这一措施鼓励跨国企业在符合条件的自贸试验区设立全球或区域资金调配中心,为后续跨境支付电子化提供合规框架支持,有助于提升跨国公司资金运作效率,促进跨境资金的合理流动。
对自由贸易账户制度的优化同样引人注目。在具备条件的自贸试验区提升自由贸易账户系统功能,优化账户规则,实现资金在自贸试验区与境外间依法有序自由流动。自由贸易账户作为实现自贸试验区跨境资金流动贸易投融资便利化的重要载体,中国人民银行研究了相关升级方案,同时支持上海浦东新区自由贸易账户立法工作。《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账户业务发展若干规定》已于今年 3 月份正式发布,全面提升了上海自由贸易账户功能,为资金跨境流动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通道。
研究符合条件的资产管理公司(不含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产支持证券跨境转让业务,在具备条件的自贸试验区探索融资租赁资产跨境转让并试点以人民币结算,这一举措旨在推动金融市场开放与国际化,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参与国内金融市场。此前,交通银行首尔分行已成功落地市场首单资产支持证券跨境转让业务,而融资租赁资产跨境转让人民币结算业务也在多地进行探索,如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经开功能区就完成了全国首单医药制造行业融资租赁资产跨境转让人民币结算业务,这些实践为政策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宝贵经验。
鼓励金融机构和支付服务提供者率先推出电子支付系统国际先进标准,开展数字身份跨境认证与电子识别,并支持依法依规引进境外电子支付机构,这对电子支付体系提出了 “标准引领” 与 “身份认证” 的双重任务。在全球电子支付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提升我国电子支付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加强跨境电子支付的安全性与便捷性,将有助于我国在跨境金融领域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在国家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制度框架下,允许金融机构向境外传输日常经营所需的数据。上海在这方面先行先试,首创设立数据跨境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数据跨境服务,帮助数据处理者高效合规开展数据跨境活动。中国人民银行也牵头印发了《促进和规范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合规指南》,明确数据出境的具体情形以及可以跨境流动的数据项清单,为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与此同时,《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的出台,与《通知》中的六项服务贸易开放措施形成高度协同。在资金运营与账户规则方面,通过第二章 “账户管理” 明确 CIPS 参与者开立人民币结算账户的规范,并规定参与者 “结算资金归属” 与 “流动性管理” 职责,与自贸试验区对自由贸易账户等的规则优化相呼应;第三章 “业务处理” 明确了业务类型、系统登录、报文权限申请、查询查复等标准化操作流程,为后续电子支付清算接入 CIPS 奠定规范基础,与鼓励金融机构和支付服务提供者推出国际先进标准等措施相辅相成。二者在制度接口上形成互为 “规范 — 执行” 的配套结构,明确了未来制度型开放与金融基础设施现代化之间的联动路径。
自贸试验区在这场跨境金融变革中承担着关键使命,既是全球规则对接者,也是本国制度供给者。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指出,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举措。随着 “规则、管理、标准相通相容” 逐步成为现实,“负面清单” 成为数据自由流动的通行证,中国跨境金融领域正迈向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不仅将推动单一行业的突破,更将实现制度层级的整体跃升,为全球跨境金融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

作者:杏宇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宇娱乐 版权所有